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历史沿革
作者: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0-10-25
回民区,位于市区西北部,成立于1950年12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城区,当时称作归绥市回民自治区。
回民区前身为归绥市回民自治区,成立于1950年12月19日,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城区。

回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西北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共有回、蒙古、汉、满等23个民族,是一个回族聚居区。辖7个街道、1个镇。2012年回民区总人口40万,其中回族人口两万余人。

1956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呼和浩特市回民自治区”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在“文革”期间,曾改名为“红旗区”,1980年又恢复为原名回民区。

1999年7月,呼市区划调整后,在原有基础上又纳入郊区攸攸板乡、西菜园乡的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

在历史上,回民区是塞北的贸易重镇,是沟通内地和西北通商的桥梁。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回民区的经济贸易主要为驼运业、皮毛业、牛羊肉业、饮食业、奶牛业、典当等。解放初期,在牲畜交易行里,回民区就有牛桥、马市、羊岗子牲畜交易市场。
1959年7月27日凌晨,呼和浩特市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回民区灾情十分严重,淹没了很多街巷,牛桥被冲毁,从此牲畜交易市场迁出了回民区。

回民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乌兰夫纪念馆、蒙亮民族风情园),国家3A级景区2个(大青山野生动物园、莫尼山非遗小镇);5星酒店1个(香格里拉大酒店),4星酒店1个(假日酒店),3星酒店1个(金蓝港大酒店);星级农家乐3家(谦和果园、全红山庄、赫瑞山庄);辖区内旅行社有39家;围绕中山西路商业街,云集着维多利、民族商场、王府井等大型购物中心。

近几年,回民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自然、人文等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大青山生态旅游区。乌素图召历经几年的修缮,已具有接待游客功能。

区内有7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活动和礼拜的场所。其中清真大寺是一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有望月楼、大殿、淋浴室、过厅、南北讲堂,占地4000平米,藏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三十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加上回民区清真食品一条街,由此构成了回民区独特的旅游文化。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这里是草原
微信号:大旗文化
投稿建议
投稿:fuwu@enpx.com
合作:wx@enpx.com
备案
蒙ICP备20000216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938号
内蒙古大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