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口遗址
来源:这里是草原
日期:2021-07-15
岔河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台地上,东、南、西三面濒临河流。此遗址可分三个时段,第一期与半坡文化和后冈一期文化多所相似,第二期年代约当庙底沟文化……

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
历史年代:新石器时代
岔河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台地上,东、南、西三面濒临河流。
岔河口遗址主体处于台地顶端,见有半地穴式房址、坑穴和陶窑等遗迹,为一圜状壕沟围绕,面积近6万平方米。壕之东北、东南和南面设出人口,南口两侧的壕底均挖成类似鱼骨状的凸体。
此遗址可分三个时段,第一期与半坡文化和后冈一期文化多所相似,第二期年代约当庙底沟文化,第三期属海生不浪文化。圜壕建于第一期。
1997--1998年进行发掘。遗址主体处于台地顶端,见有半地穴式房址、坑穴和陶窑等遗迹,为一圜状壕沟围绕,面积近6万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岔河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年代:新石器时代
岔河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台地上,东、南、西三面濒临河流。
岔河口遗址主体处于台地顶端,见有半地穴式房址、坑穴和陶窑等遗迹,为一圜状壕沟围绕,面积近6万平方米。壕之东北、东南和南面设出人口,南口两侧的壕底均挖成类似鱼骨状的凸体。
此遗址可分三个时段,第一期与半坡文化和后冈一期文化多所相似,第二期年代约当庙底沟文化,第三期属海生不浪文化。圜壕建于第一期。
1997--1998年进行发掘。遗址主体处于台地顶端,见有半地穴式房址、坑穴和陶窑等遗迹,为一圜状壕沟围绕,面积近6万平方米。
2019年10月7日,岔河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可能感兴趣的
所属专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